天风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没事可做,与她们打打牌。你今天急个套走到这里来了?”
  “我到城隍山去,参加夜校里的一个同学会。”
  “哦,这样的,那从十五奎巷,或者从大井巷都可以上山去。”
  “好久不上山了,这里都修建改造过了,成了南宋文化街区,我都有点陌里陌生3了。”
  “杭州这十年,变化太大,这不,我们也都快变得不认识了。你舞现在还跳不跳?”
  “住在下沙,不方便,不跳了。你呢?”
  “杭州舞厅剩下没几家了,这附近没有,我行走也不方便,不跳了,所以打打牌。阿明,你看上去身体还不错,原先那个给我开出租车的二平去年上半年走了。”
  “二平走了?唉!好端端的一个人,生上了那种恶病,也真是命不好。”
  “一人一命,都是生出定的。”
  “是的,身体头个要紧,其他都是空的。”
  聊了一会儿天,阿明与阿雪告别,从十五奎巷的小路上山去。由于几次搬家,阿明断了与二平的联系,如今他已走了,想起与他一起开出租车和跳舞的日子,不免伤感。
  城隍山上到处是人,有提笼遛狗的,有喝茶打牌的,也有小商小贩在兜喝生意。天气不甚晴朗,是个污花太阳4。不过,刚刚转热起来,这样的天气登山不会出大汗,坦悠悠走着,一路观赏风景,倒是非常的舒适。
  小时候常上城隍山玩,如今人到暮年了,风景依旧,情何以堪!
  三十几个学友陆陆续续到了伍公祠內的“阿兰茶庄”。三四张圆桌儿放在山顶的平地上,下面是林坡,香樟、银杏、合欢、泡桐等树儿郁郁葱葱的。一边是龙脊有着镂窗的矮祠墙,墙边开着不少杜鹃、月季、海棠等花儿,艳丽夺目。山风习习的,送来花香,也有鸟啼声声入耳。太阳钻出云层来时,可以看清些雾迷迷中的城市的房屋和紫阳山头的汇观亭。
  学友们叽叽喳喳的好热闹,除出谈时事,更多的是谈退休后的生活,比如养生、旅游、带小孩之类。
  上次南屏茶楼同学会,惜哉玉女没来参加,阿明不免有点失落,兴致减了不少。这次放弃宝贵的写书时间,老老远地赶到城里去,一半也是为了玉女而去——群主在微信上说玉女也参加的。
  差不多人都来了,还是不见玉女影子。阿明有些焦灼起来,不时将眼光飘向祠院的大门。
  玉女总算姗姗而来了,原来她从滨江赶来,堵了车,在吴山广场周边绕了好几圈找不到停车位,所以来迟了。
  令阿明大吃一惊的是,玉女已不再是读书时的玉女了,而更像是个半老婆子。她的头发比过去剪得更短了,一撮黑的,一撮白的,白的多于黑。脸儿不再那么丰润白晳,眉间眼角布满了深深的皱纹,仿佛是祠中古树上盘缠着的老藤。
  “唉!老了!”阿明闪现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。
  确实,学友们没有一个不老,老得就像山道上墙门口堆放着的枯木朽株。虽然他们的穿着都很不错,有的甚至很有品味,还戴挂着名表首饰,但那低头看手机眯着眼儿很累的样子,实在令人唏嘘。
  不过,玉女的老公也是曾经的学友没来参加,方元便拖了张椅子放在阿明的旁边,叫玉女坐——方元最知道阿明与玉女从前的故事了。
  玉女迟疑了一下,还是放下小坤包坐下了,朝阿明看了一眼。
  这一眼,说不出是什么滋味,既包含着往昔的恋意,又有对青春容颜不再的惊讶。
  “阿明,我们钱江81级中文班的微信群自建立起来后,每天都很闹忙,可玉女至今不出来冒个泡,真是深藏不露呀!”群主是个女的,做过一个大厂的党高官,她笑着说。
  “群主,你说的不对,玉女出来冒过一次泡。唯一的一次,我记得很清楚。那次,阿明在微信群中发了一条微信,请教大家杭州话‘烤潮烟’是啥个意思,好几个同学都回复了,其中一个就是玉女的。后来阿明在书中采用了她的注释。”方元的记性真好。
  有学友也回忆起来了,这一下子就像开水沸腾开了。
  “阿明是情有独钟啊!”
  “不是阿明,是玉女魂牵梦萦呀!”
  “群里常常讨论,玉女都不参与,为啥偏偏回复阿明的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