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二二章:禅位,传承,永远……(大结局)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所有的政事,都要经过他的手去处理,所有的大臣,也开始习惯了太子执政的方法与习惯。
  习惯是相互的,随着日子的推移,双方间的磨合也是越来越融洽。
  不融洽也不行,李元吉在长安呢,虽然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,但大臣们要是敢暗作对的话,以李元吉的性格,肯定会站出来为太子撑腰,甚至直接撸了某位大佬也说不准。
  所以,没人敢作死,没人敢不听太子的话。
  而这也意味着,在这个适应期内,李承光整个人可以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,皇帝老爹在身后站台,他可以很轻松的去应对这一切,算应对不来,身后的皇帝老爹也会帮忙的。
  但是有李元吉之前的提醒,李承光也意识到了他现在所面临的是什么,所以,请示的事情是常有的,但每次请示之前,他都会做出自己的决定。
  他不是去问皇帝老爹要主意的,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,去让皇帝老爹评价的。
  很不凑巧的是,李元吉配合的次数并不多,一年到头,也仅仅指点了一次而已,余下的全部重新推给了李承光。
  李元吉这一年过的很轻松,皇后也很开心,丈夫终于有时间天天陪着自己了,虽然也会抽时间去陪其他嫔妃,但是一个月总有半数的时间是在自己这里的,夫妻二人过的很是恩爱,而皇后的脸也是赤果果的挂着满脸的幸福。
  而李元吉,已经消失在朝廷视线太久太久了。
  神元二十年,正旦朝会,身为皇帝的李元吉这才露了一面,精神头看起来之前更加好了,身体似乎也更壮了。
  本以为锻炼了一年的太子,将会在这次的朝会过后被收回监国的权力,但是结果让大臣们失望了。
  很多事情,都是太子在做的,说是皇帝主持的朝会,实际说是太子在操作也不为过,李元吉像是个吉娃娃一样的出现在大殿,然后走着流程,对于这些政事,显然没有之前心了。
  朝会结束了,李元吉并没有收回李承光监国的权力,太子监国依旧还要持续下去,还要多久?没人知道,或许还要几年,或许还要很久,或许要一直这样到太子登基。
  大臣们摸不准,也想不明白,但唯一在众人心敞亮的一件事情是,太子在登基之前,完全可以无缝对接。
  而在这一年内,太子也提拔了一些自己人,虽然这些人现在还不够资格登高位,但那不是早晚的事吗?
  皇帝并没有制止,这也意味着,这些事情是皇帝允许的。
  而这最大的结果是什么?还是那句话,无缝对接。
  有太子罩着,有皇帝的默许,他们可以提前进入一些重要部门,接触到重要的职位,去适应,去习惯,他们有时间,也有资本,他们没有什么好怕的,他们所缺的,只是资历,只是等太子登基,然后等他们在官场混了一二十年,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内阁了。
  另一方面,太子也在朝收割着自己的人脉,一些有能力的,又有人品的,都是李承光拉拢的对象。
  面对太子如此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,皇帝同样没有任何的表示,难道皇帝已经被架空了吗?
  显然不是,至少内阁大臣们很清楚李元吉的计划,所以架空是不存在的,他们甚至经常跑去跟李元吉汇报太子的所作所为,以及官员的议论。
  只要皇帝开口说一句话,这些内阁大臣们绝对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皇帝,太子?没登基之前,你又是谁?
  现在有皇帝罩着,所以大臣们听你的,可皇帝若是不罩你了,你又算哪根葱?
  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真的发生,李元吉没有为难大臣,李承光同样也能理解这些大臣,也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。
  因为对于李承光来说,父皇对于内阁大臣们的这一番安排,同样也是他需要学习的地方,因为将来的某一天,他也会用到同样的方法。
  这并非大臣们的不忠,而是为了选择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必须要走的流程,这是对整个大唐负责,是对整个民族的负责。
  神元十九年的税收终究还是没有突破千万贯,但是在接下来的神元二十年,朝廷总税收却是一脚踹破了千万贯的大门,这与李承光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关系,同样也与李元吉的全面布局离不开关系。
  为此,李元吉整整布局了二十年的时间,准备了整整二十年,才有了现在结花开果的这一刻。
  现在的唐人,是幸福的,但他们所享受的幸福,却是父辈们一步一个脚印,一滴一滴汗水走出来的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