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2章 历史原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接下来,郭浩又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,甚至含蓄的提醒,他们到西部以后,可以攻略一下黑汗和于阗。
  这代表着建功立业的机会,哪怕是一座城池,也是一份功绩,将来他们返回中原,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。
  不过这些都是后话,他们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,前期朝廷会提供种子、农具、牲畜。
  过了一段时间后,他们就必须独立起来,可以说是时间紧,任务重。
  三月,建设军队的人员已经选出来,全国各地派出二十万人,从各地前往西域。
  他们兵分两路,一路从河西走廊进入西域,目的地是高昌,以高昌为中心开始建设。
  令一路目的地是拉萨,对吐蕃地区进行开发,驻扎的同时还要提升人口。
  从汴梁出发的队伍中,还带上了步枪和制造子弹的工匠,他们到了西部后会建立兵工厂,从事枪械制造和子弹制造。
  一时间,全国各地的百姓,都能看到大小队伍,有的三五一伙,有的人数更多。
  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,百姓们发现当兵好像不是那么危险了,尤其是北境的驻军,依仗长城戍守边疆,平时没什么大战,每年朝廷都会给不少军饷。
  再加上这些年人口增加了不少,老百姓吃饱穿暖,自然就愿意生孩子,从各省市报上来的数据看,此时大宋人口已经达到一个亿!
  历史上同时期的大宋,仅有三千多万的人口,经过了一百年的发展,也才一亿两千万。
  而大宋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口,是涵盖了河套、甘肃等地的人口,如果加上吐蕃、西域、辽东等地,这个数字会更多。
  如此多的人口,代表着国家的兴旺,但郭浩来自后世,与后世的十多亿人口比,大宋还不值一提。
  建设军队到达西部的同时,西部大开发也开始了,主要是蜀地和河套地区,作为第一批。
  而第二批就是西南和昆明,此时的昆明还是大理。
  大宋这么长的动静,自然会惊动不少人。
  辽国知道宋国吞并了吐蕃、西域,可是一点办法没有。
  而完颜继在辽南的发展,让他们的心里有些慰藉。
  还有就是,吐蕃、西域和辽西差不多,多是一些不毛之地,地广人稀,没什么价值,所以辽国也就没太在意。
  但是,吐蕃和西域被吞并,就彻底切断了大理国与辽国的联系。
  历史上赵匡胤之所以不要大理,是因为唐朝的失败。
  唐玄宗天宝末年,南诏脱离唐朝、投靠吐蕃,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夺得了云贵高原大部。
  779年,唐朝击败吐蕃、南诏联军,蕃、诏之间裂痕加大,唐德宗时,剑南节度使韦皋招降南诏,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吐蕃。
  829年,南诏弄栋节度王嵯巅侵犯西川,攻下成都外城,郭钊、李德裕到成都代替杜元颖,与南诏立约,南诏再次归附。
  后来,南诏皇帝世隆在唐懿宗时,先后攻陷邕州、交趾,占据数年,被唐将高骈击败。
  南诏衰落,两国重归于好。
  唐僖宗时,有商议安化公主与南诏皇帝隆舜和亲之事,最终被唐朝拒绝。
  902年,汉人权臣郑买嗣起兵杀死南诏王族八百余人,灭亡南诏,建立大长和。
  907年,唐朝灭亡,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